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试行)
时间:2021-09-22 10:59:44 来源: 作者:
第一章 总 则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为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从而有力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发展中心关于教育教学的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本细则的制定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增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管理的艺术性,保证学校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创建教学文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教学常规的管理与落实由教务处具体执行,予以指导与检查评比。
第二章 教学行政管理
1、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要认真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校本研修计划、并在开学1周内,将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上报校长室、发展中心。按照规定时限,及时上报市局要求的各种统计报表。
2、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在开好学科课程的同时,要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教具、学具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最大化,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
第三章 教学管理
1、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实行校长、教务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学校领导原则上均须兼课。校长要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全面规划,有效组织,科学决策与评价,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研究并处理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给教学工作以正确导向;教务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扎实有效地安排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实施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科任教师对所教学科教学质量直接负责。
2、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澳门新葡京博彩》、《澳门新葡京博彩》、《澳门新葡京博彩》、《澳门新葡京博彩》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严重违反教学基本规律、原则和要求的教学事故予以追究。
3、课程计划管理。开学前要严格按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行事历。要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教师配备管理。各年级任课教师的组合要优化并尽可能相对稳定。同时,要使各年级任课教师明确年级的各项责任目标和质量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5、教学计划管理。学校每学期初要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教研组、及全体教师,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6、教学过程管理。教务处要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记录,及时反馈意见。每天坚持听课、巡课检查,教学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每周随机抽查一次。要求教师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保证有效教学时间。(详见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7、教学结果管理。每学期、学年结束时,教务处要写好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研组和全体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
8、教学档案管理。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包括工作手册、各类表格、教学计划、工作总结、成绩统计、业务记载、学籍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等,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做到有案备查。重点整理、收集、保管好教案(含电子档案),以备下一学年的借阅使用。各种档案应包含电子档案。
9、学生学籍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籍管理队伍,做好基础资料,完善学生学籍电子档案。
第四章 计划与总结
1、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教学计划等。教学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针对性、实效性要强。
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参照依据。教学工作计划必须有具体的管理目标和实际可行的质量监控措施。
3、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要求。教研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4、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和方法、教学进度等。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依照备课组统一的教学要求,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本学年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质量目标,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过程监控与管理,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交教务处存档。教学工作总结包括: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第五章 备 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落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新课改的要求。备课应提早准备,原则上要求教师平时做到超周备课。
2、教师要深入学习《澳门新葡京博彩》,熟悉《澳门新葡京博彩》的基本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预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发生的疑惑和困难,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已有经验,遵循认知规律,开发、整合、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备课。做到目标明确、科学,易于检验和评价,内容具体、过程清楚,互为因果,方法策略恰当,具有实效性。
3、教师学习单元整体备课,要写好教案(学案)。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要根据学科特点。初级教师要编写详细的教案,中级教师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教案的实用性,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教案要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提倡撰写包含学案在内的教学设计,一是学生用的学案,它侧重于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导案,它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4、教案的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等。
备课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理念准确,有前瞻性。
(2)教学目标明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3)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4)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妙、趣、活、新。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6)板书设计要字迹工整,简明扼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7)教后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进行反思,有所感悟,对教学设计有重建、有改进,改进后的教案在学期结束时。
5、结合教学常规检查定期进行教案检查。要注重教案质量评估,教导处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进行检查,要建立教师教案月查制度,查后要有签字、有修改建议、有评价记载。
第六章 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认识到课堂是师生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天地,是师生历练心志、感悟人生的场所,要树立追求学习的幸福感是课堂活动的终极目标的新课堂观。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研究、指导及过程管理,每一节课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资源充足科学,以生为本、突出主体、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方法恰当、运用自如、效果显著。
2、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教师要重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以基础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重点,兼顾情智发展,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要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对预设教学目标进行新的生成和调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安排紧凑,结构合理,精讲精练,无知识性错误,做到讲有中心、练有目的、分析透彻、注重实效,严禁“一言堂”;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伴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创设开放性课堂,在倾听和欣赏中施教,构建民主化课堂,借助情感走进学生心灵,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信心。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
5、重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课件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6、强化课堂教学的管理意识。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让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杜绝上课时间教学现场无教师的现象发生,一旦课堂发生事故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以任课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上报学校教务处同意。
7、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挖苦、讽刺或侮辱学生,要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收获成长的快乐。
8、遵守课堂基本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1)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2)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务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无故缺课,不占用自修课或其他课程上课;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旷课;
(3)上课时穿着端庄整齐,不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坐着上课,不带孩子进教室上课,不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严禁酒后上课;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4)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5)教态要大方、自然、亲切;语言表达要清楚、流畅,用语要文明、得体,使用普通话教学;
(6)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8、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每学期必须有详细的课堂教学检查计划,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领导要经常随堂听课检查,教研组要有目的的集中听课。
第七章 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形式应灵活多样,可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或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
2、教学反思要重点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如教了什么、是怎么教的,学生学得怎样、是怎么学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等问题。还要注意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好常规教学的全程反思。
3、教师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杂记”等。
4、每月写1篇高质量的专题反思;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进行博客发表或上网交流。
第八章 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教师选择作业习题,应广泛参阅各种资料,精选那些有利于教学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提升能力的习题。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作业布置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要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各学科还要布置一定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旨在培养个性特长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兴趣活动类作业。通过多样化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作业要注重“课内及时反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设置作业的学科一定要设置作业。各科作业从形式上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三种,从时间上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要科学设置作业,把握好作业设置的质、量、度。课堂作业要确保课内完成,课外作业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4、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特色作文及数学错题集的要求。
5、学生书写要求和教师批改要求:
学生书写要求具体如下:
(1)方格作业,字要写在方格的正中央;横格作业,字要沿底线书写,字要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
(2)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上乱涂乱画。
(3)凡作业中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每个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
(4)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的习惯:姿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格式要整齐,书写要认真;按时完成,认真检查,按时收交;有错就改,不懂就问。
教师批改要求具体如下:
(1)教师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
(2)教师批改要认真、及时,评价要恰当,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适当做好批改记录。
(3)作业批改要使用等级评价并注明时间,必要时可带激励性的评语。
(4)做好作业批改记录,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及时反馈,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对作业有错的同学要指导他们认真改错,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评,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的赞扬和榜样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文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
(5)作文每次精批三分之一; 要先通览后细改,有眉批、间批、总批; 略批三分之二,要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问题,以供评讲。
(6)语文积累、日记、课外练笔、读书笔记可适当指导学生互改互评。
(7)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认真分析原因,耐心教育、指导,促其完成不准以作业压学生、罚作业,不准罚抄、罚写、罚做,不准撕毁学生作业本。
6、学校或教研组结合教学常规检查,结合不定期抽查,并公布结果。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第九章 实验教学
1、制订实验计划,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 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 安排实验课题, 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 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 科学有效。演示实验应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应达到90%以上。
2、课前实验准备。教师课前要精心研究实验, 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确定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 并在上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 熟悉实验过程, 准备好所需要的仪器、材料,以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3、课堂落实实验。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 安排学生实验和分组实验。学生实验时, 教师应巡视指导, 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严格实验操作程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要组织、引导教师结合实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广泛制作教具。自制教具应工艺讲究,有新意,能直接应用于教学,能入柜、入册,并长期保存与使用。
第十章 课内外辅导
1、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具体措施。辅导可分为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课内辅导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导,课外辅导指自习课、活动课、晚自习等时间的辅导。无论课内课外辅导,都提倡分类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
2、自觉加强课内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要加强课外辅导的计划性,明确辅导的对象和具体内容。要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外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按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量。
3、规范辅导行为。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不得以“培优辅差”的名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第十一章 考试与评价
1、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学校要善于利用考试评价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服务。
2、教学质量检测。要本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程序进行,质量检测客观、公正。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命题要体现学科教学的导向,试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严格监考要求,客观评定成绩,强化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
(1)年级部实行调研检测。期中和期末各一次(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公布成绩)。每次检测后,要用数据对班级、教师及学生成绩全面分析,列出问题清单;把成绩转换为等地,列出优秀生及不合格学生名单,方便教师提优补差、制定帮扶方案,方便班级“比学赶帮”。
(2)检测后及时进行讲评、反馈,共性问题重点讲评,同年级组教师共同研究交流,个别问题个别解决。要认真地从卷面成绩、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切实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形成检测小结。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及时地进行纠正。
(3)检测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4)体育学科一年一次达标性检测,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学期末进行一次质量检测,采取口试、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英语要加强听说能力方面的内容。按基础知识和技能各占5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测。
3、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评价、填表及建纸质文档等工作;筹划和思考学生“学分式”综合评价方式。
5、教学奖励制度。学校应建立“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的学生给予表彰。
第十二章 教研与培训
1、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要安排一定时间作为教研组常规教学教研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要做到“七有”、“五到位”。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好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每次活动,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上交教导处。
2、开展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通过校本研究,让教师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3、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引导教师或教研组围绕教学常规开展项目研究,如学法指导、学习诊断、作业设计、命题研究等,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预设策略,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同伴互助、课例研究,以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要加强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技术、诊断技术和辅助教学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学在课堂、练在课堂、反馈在课堂,矫正在课堂、巩固在课堂、提高在课堂”。
4、加强校内外听课学习管理。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学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和专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从教不满五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要适当增加。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四个一”: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交一份教案,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5、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校园。应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业务水平。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开拓获取现代教育资讯的渠道,学习新的理论,关注新的科研成果。鼓励教师订阅本专业的报刊资料。
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 以教学问题为起点, 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大力落实“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举措,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文化。
7、积极开展和落实以“提升教师个人魅力”为主题的教师基本功素养训练与展示活动。
澳门新葡京博彩
2021年8月